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qqcqq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8:07: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0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鸦片战争起因内因是因为清政府的严重腐败和国力的衰退,外因是西方各国经过工业革命实力迅速发展,为了开拓国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大力对外扩张。通过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

教学内容:

一 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爆发的国内国际背景

清政府严重腐败,国力衰退,军力废弛:西方国家迅速发展,急于开拓国外市场,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主要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2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6月

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嚣张气焰,也成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二 鸦片战争

1战争的基本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2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3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4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的灾难

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三 战火再燃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就武力解决问题

经过: 1856年—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后果: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本课内容涉及一些世界史知识,教学时需要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那就是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使他们发展迅速,国力加强,但是西方国家当时主要是欧洲国家国土面积不大,国内市场狭小,为了获得广阔的国外市场和更多的生产资料,大肆对外扩张,中国就成了英国的下一个侵略目标。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国家的商品需求不大,以致中国对外贸易严重出超。因此,英国在印度等地大量种植鸦片运到中国,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让学生了解林则徐为何被称为当时“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及林则徐严禁鸦片的决心。

鸦片战争的经过讲解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展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讲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的危害,使学生理解这些条款都是西方国家利用强势强加给中国的,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之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美法两国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和现在中国通过和外国通过平等谈判签订的条约对外交往有着本质的不同。

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使学生理解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因为列强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不满足既有的侵略权益的,要求修改条约,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因此列强再次发动侵略战争来达到目的。在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另外俄国趁火打劫,乘机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强占中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比鸦片战争还要严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国内还有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和外国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了下去,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开端,但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是从未停止的,中国人民也一直在探索救国救民争取民族复兴的道路。可以多搜集一些资料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