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 (1)

本文由用户“liangqian68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5 22:15:22 举报文档

以下为《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姓名:

邹某某

工作单位:

利川思源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课标的第四个一级主题。安排在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2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供植物的生命活动使用,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完成的,因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本节教材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研究植物的呼吸现象,认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本节与其他部分的联系: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里的能量也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来的,这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全程性探究活动,既是对前面探究性活动的拓展和提高,也为学生在后继活动中参与其他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呼吸作用对学生而言是个理解上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是引导学生将食物的体外燃烧过程和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相联系。先引导学生思考:燃烧过程需要什么条件?会产生什么物质?进而提出新问题:食物在体内的供能过程有与燃烧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从探究活动入手,通过对比学习,认识到两个过程本质是相同的,进而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运用科学的语音分析描述实验结果。

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部位,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呼吸现象;

2、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通过三个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认同植物呼吸作用会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有具体实践体验。应征通过讨论再相互交流、教师指导总结。然后小组合作得出实验结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些自我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播放动画《危险的地窖》

提问:地窖是有危险是什么原因呢?这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思考老师的问题,做好学习准备。

通过动画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煅烧情况。

提问: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小结: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因此煅烧的蜡烛伸入时会熄灭,而煮熟的种子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瓶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所以煅烧的蜡烛仍然继续煅烧。

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提问:你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吗?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的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讲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结: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讨论:

实验中煮熟的种子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

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分小组回答。

回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观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观察实验,了解实验操作细节,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讨论:

说出演示实验中乙瓶的作用。

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交流讨论针对实验提出的问题。

仔细观察实验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本节课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有利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提高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对本实验不会再陌生,因为研究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把更大的探索空间留给学生,老师把过程演示给学生,问题和原因留给学生自己支总结。



实验: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密封三四个小时后,观察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的变化。

小结: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讨论:

甲乙两个保温瓶中为什么要装等量的种子?

实验中煮熟的种子起什么作用?煮熟的种子能否进行呼吸作用?

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讨论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提问:通过 三个实验,说明什么?

小结: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提问:课前我们观看的动画,你能说说为什么是危险的地窖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危险吗?

提问:生活中你有发现像这样的例子,说明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吗?

出示习题,巩固训练。



归纳: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回答:地窖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所以氧气不足。可以点上蜡烛进入地窖。

举例:萝卜贮藏久了会空心。堆放久了的蔬菜会发热。生活中,为了保证水果新鲜,并储存更长时间,人们往往把蔬菜放到冰箱里。

完成习题。



与课前问题相联系,首尾呼应。

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演练强化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需要继续加油



你这节课学习状态如何?

讨论

 

 

 

 





交流

 

 

 

 





作业

 

 

 

 





主动学习











你认为哪一个小组学习效果最好?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第和组

第十组

第十一组

第十二组



















你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哪些疑问?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萌发的种子进入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

萌发的种子进入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萌发的种子进入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



九、实践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相信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中发扬合作精神,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在使用中学会分享,在探究中学会质疑。看到学生准备实验时积极的热情、匆忙的脚步、认真的神态,听到课堂上成功时那忘形的欢呼,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是探究活动让学困生重新燃起学习的信心,萌生学习的渴望,使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使课堂更热闹起来。但本节课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以后和完善。比如:课堂时间有限,上些充分展现学生才华和能力培养的机会受到限制,课堂不能充分放开;对课堂时间控制不准,教师自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