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晴天Ccc_”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5 23:09: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说课】

北半球冬夏季气心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冬夏季气压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2. 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教学重点】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变化规律。

亚欧大陆东岸受季某某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教具准备】

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教学设计】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在教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推理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板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师: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呢?

生: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师:那么,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

生: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温度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

(投影)教材第39页活动3图示(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析)

师: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那么,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为什么?

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师:夏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为什么?

生: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师: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位于哪个气压带上?

生: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师: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

生:不会,图中的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

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师:很好。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投影)图示和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夏 季

冬 季







气 温

气 压

气 温

气 压

原 因



陆 地

高

低

低

高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 洋

低

高

高

低





(投影)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究分析归纳)(投影)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A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师: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也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

【课堂练习】(PPT打出)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

(1)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_*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 (1)D (2)A

【小结板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东亚季某某

探究内容:

(1)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讨论东亚冬季某某和夏某某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3)举例说明季某某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办法、过程:学生合作完成

探究结果:小组汇报

1.(1)和(2)共同回答: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海陆热力差异。

2. 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某某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大小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两到三熟。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